《清风传家 严以治家》
发布时间:2023-03-27 15:48:30 人气:758次 来源:工会图书网
基本信息
定 价:¥56.80
作 者:杜刚,朱世方 著
出版社:人民日报出版社
ISBN:9787511571212
出版时间:2021-10-01
编辑推荐
1.通过真人真事来诠释家风建设过程中的创新观点,并附有专家解读,便于理解与应用。
2.家风纯正,雨润万物;家风一破,污秽尽来。从家出发才能源清流洁,强基固本。用实实在在的故事和精彩的例证来告诉我们清风传家的内涵、价值和智慧,告诉你如何应用书中所给出的方法。
3.清白传家的家风故事,生动展现优秀党政干部及家属的廉洁自律意识,引导我们见贤思齐,自觉做家风建设的表率。
4.以案为鉴,谨防不良风气对家风的侵蚀,做到清廉自守,严以治家,过好家庭关、亲情关。
内容简介
家庭的幸福和谐,在于优良的家风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清廉家风是对家人好的馈赠。中华文明中自古以来就有建设优良家风的传统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该继承先贤们的家国情怀,把建设清廉家风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,用清廉家风涤荡歪风邪气。
全书分为十章,包括传家需清, 好家风才有好家庭;修德为上,以贪为耻传清廉家风;俭朴为本,崇俭抑奢传勤俭家风;无欲则刚,淡看名利传淡泊家风;公道正派,刚正不阿传正直家风;遵纪守法,不碰腐败“高压线”传守法家风;自律自省,以身作则端正家风; 细定家规,严加约束杜绝家庭腐败行为;嘉言懿行,垂教后辈坚守廉洁底线;共防贪贿,构建家庭防腐铜墙铁壁。
作者简介
杜 刚
哲学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,现任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,兼任山西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,山西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,山西省人才研究会常务理事。
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、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。在科研方面,主持和承担省部级课题12项,曾获得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一等奖,山西省“百部篇工程”三等奖;出版专著《全球化视域下文化创造力研究》(人民出版社),在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》《理论探索》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。
朱世方
高级政工师,中石化中原油田技术监测中心党委书记。长期从事国有企业党建、纪检监察和群众工作。先后荣获“河南省优秀团干部”“中石化优秀党务工作者”等称号。
目录
第一章传家需清,好家风才有好家庭
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,它会在家庭中代代传承。家庭成员的品德修养、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,都会受到家风的深刻影响。优良的家风会让家庭成员养成良好的品行,使家庭兴旺昌盛;败坏的家风,则会让家庭成员染上恶习,使家庭支离破碎。
1.家风源流远长,中华家风源流渊远
2.清白继世长,家风清明家道昌盛
3.家风败坏,只会贻害子孙
4.越是显赫兴旺的家族,家风越是严正
5.不留金、不留银,只给后代留精神
6.传清廉家风,建廉洁家庭
第二章修德为上,以贪为耻传清廉家风
建设清廉家风,应以修德为上。党员干部要在家庭中树立以贪腐为耻、以廉洁为荣的观念,还要恪守官德,洁身自爱,用自己的言行建立家庭荣誉感,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,让廉洁成为家庭的习惯,也让自己的家庭成为受人尊敬的“廉洁家庭”。
1.贪腐可耻,廉洁光荣
2.恪守官德,一身清白两袖清风
3.洁身自爱,珍视家庭的名誉和声望
4.建立家庭荣誉感,视贪腐为“家耻”
5.只有清廉家庭,才会受人尊重
6.持之以恒,让廉洁成为家庭习惯
第三章俭朴为本,崇俭抑奢传勤俭家风
奢靡享乐是贪腐行为的重要诱因,勤俭则是塑造清廉家风的关键。党员干部要意识到奢靡享乐的危害性,要杜绝自己和家人的享乐主义思想,摒弃面子观念,不搞攀比。此外,党员干部还要厉行节俭,以身作则,带领家人共同培育勤俭家风。
1.勤俭助清廉,奢靡助贪贿
2.杜绝享乐思想,奢靡享乐不是福
3.摒弃面子观念,腐败毁家只会让颜面扫地
4.不搞攀比,比奢比阔只会让腐败分子找到机会
5.勤劳旺家,花自己赚来的钱最踏实
6.节俭持家, 培养合理的消费观
7.培育勤俭家风,抵挡腐败侵蚀
第四章无欲则刚,淡看名利传淡泊家风
名和利是廉洁从政道路上的两大“拦路虎”,过分追求名利会使人的心中滋生私心贪欲,而私心贪欲则是腐败的温床。为了不让腐败在家庭中滋生,党员干部要淡看名利,建设和弘扬淡泊名利的家风。
1.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
2.私心贪欲是滋生腐败的温床
3.淡看名誉,人到无求品自高
4.不重钱财,宁要清贫自乐不要浊富多忧
5.懂得知足,非分之想只会给家庭带来灾祸
6.多为儿孙计深远,少为家庭谋钱财
7.守一份淡泊宁静,得一份家庭安宁
第五章公道正派,刚正不阿传正直家风
为人正直诚信,做事公道正派,是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。党员干部的“正”体现在对权力和职责的态度上,更体现在家风中。只有做到权为公用,利为民谋,守职履责,不损公肥私,恪守原则和底线,涵养家门正气,才能成为令腐败不敢近身的合格党员干部。
1.为人正直,不欺不瞒诚实守信
2.办事公道,不拿权力做交易
3.权为公用,利为民谋
4.守职履责,不损公肥私
5.不用“关系”,恪守原则和底线
6.涵养家门正气,让腐败不敢近身
第六章遵纪守法,不碰腐败“高压线”传守法
家风对党员干部来说,党纪国法是不可触碰的“红线”。一人违法违纪,可能会导致一个幸福家庭的毁灭。为了避免“一人不廉,全家不圆”的悲剧,党员干部要强化自己和家人的法治意识,自觉遵守各项廉洁规定,远离各种不法场所,把紧家门,不碰腐败的“高压线”。
1.一人违法违纪,毁灭一家三代
2.强化法治意识,做知法守法“明白人”
3.谨遵廉洁规定,绝不碰触腐败“高压线”
4.远离不法场所,避免掉进贪污的陷阱
5.敬畏法纪,把紧家门
第七章自律自省,以身作则端正家风
党员干部想要端正家风,就要做到“律人先律己”,用强大的自律能力,抵御灯红酒绿、金钱利益的诱惑。党员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,自觉反省和检视自己,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,让自己成为家人的廉洁榜样。
1.律人先律己,守廉先守心
2.耐得住寂寞,灯红酒绿不动心
3.经得起诱惑,“勿以贪小而为之”
4.吃人家的嘴软,不赴钱权交易之宴
5.拿人家的手短,切忌“拿好处才办事”
6.一日三省,养成自检自查的好习惯
7.纠正不良行为,做好家庭清廉表率
第八章细定家规,严加约束杜绝家庭腐败行为
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。党员干部要杜绝家庭中的腐败行为,就要制定家规,规范配偶、儿女、父母、手足等亲属的行为。比如,配偶不得“办事”收钱,儿女不能以长辈名义谋利,父母不可仗儿女之名谋利,手足和亲朋不可“沾光”,亲属不可违规经商等。
1.守廉洁要有规矩,无规矩不成方圆
2.配偶有廉责,严禁背后“办事”收钱
3.儿女无特权,不准以长辈名义为己谋利
4.父母要助廉,以子为荣绝不可仗子之名
5.手足不可“搭车”,亲朋不许“沾光”
6.亲属经商,莫在“庇护伞”下谋钱财
第九章嘉言懿行,垂教后辈坚守廉洁底线
言传大于身教,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,是孩子最好的“教材”。为了让儿孙后辈传承廉洁家风,坚守廉洁底线,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,用自己的嘉言懿行影响儿孙后辈,强化家庭中的廉洁教育。党员干部要引导儿孙后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引导他们亲近良师益友,远离损友,还要严格管教儿孙后辈,不包庇、不纵容他们的贪贿行为。
1.强化家庭教育,深化廉洁意识
2.引导儿孙后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
3.谨慎交际,不近墨池染浊风
4.以身作则,在子女面前保持清廉形象
5.严格管教,明察子女贪腐之念
6.不包庇、不纵容后辈贪贿之行径
第十章共防贪贿,构建家庭防腐铜墙铁壁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“家庭式腐败”成为贪腐的重灾区。为了预防“家庭式腐败”,党员干部要与家人共同构建家庭防腐的铜墙铁壁。党员干部及家属要警惕日常生活中的贪腐陷阱,不要心存侥幸,做到慎独、慎初。家人之间还要相互监督,相互提醒,以免不慎踏入贪腐陷阱。
1.知敬畏,时刻保持警戒之心
2.良言逆耳,多对家人吹“廉正风”
3.年关时节,须严防家人“被受贿”
4.防止“明借暗贿”的新型腐败
5.莫侥幸,坚决在家中抵挡“就这一次”
6.相互监督,家人之间主动留意
前言
《孟子》有云:“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。”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的根本,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从家庭中来,当我们进入社会,建设国家时,我们的价值观、道德修养、言谈举止无不带着深刻的家庭烙印。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养成了美德嘉行,那么他带给社会的将是一缕“清风”;如果一个人在家庭中沾染了恶习,那么他带给社会的必定是一股“浊流”。
想要在社会和国家中吹起廉洁的“清风”,就要从家庭入手,用优良家风影响每一个人,每一位党员干部。廉洁清正的家风犹如一帖“良药”,可以让党员干部走“正道”、做“正事”、立“正言”,还可以在党员干部背后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廉洁防线。
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,家风建设是党风建设、政风建设、社会风气建设的步。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唯有建设清廉家风,才能做好廉政建设,净化社会风气。
对于个人而言,家风建设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途径,优良家风可以塑造优良的个人成长环境,让人养成优良的习惯。优良家风也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、忠于职守的支撑性力量。
家庭是我们人生中的所学校。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“家”的地位不可替代。在家风的浸润下,人们的价值观、道德品质、行为习惯会逐渐形成。可以说,一个人的家庭中有什么样的家风,他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。
对于党员干部而言,家风正、家教严则作风正。相反地,如果党员干部家风不正、家教不严,则有可能产生“家庭式腐败”,进而导致家庭破碎。建设清廉家风,固然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,但党员干部自身的表率作用才是关键。如果党员干部不能以身作则,从严治家,清廉家风就难以形成。
“爱之不以道,适所以害之也。”热爱家庭,关爱家人,是人之常情,但“爱之不以道”则会害了家人。有的党员干部不仅不能管好家人,反而将手中的权力作为关爱家人的“资本”,放任家人以权谋私,这种做法终会害了家人、连累自己。
家庭的幸福和谐,不在于名车豪宅、钟鼓馔玉,而在于优良的家风。“忠厚传家久,诗书继世长。”清廉、纯正的家风可以源远流长,让家人受益无穷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清廉家风是对家人好的馈赠,也是对自己好的保护。
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有“修身、治国、齐家、平天下”的志愿与情怀,中华文明中自古以来就有建设优良家风的传统。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该继承先贤们的家国情怀,把建设清廉家风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,用清廉家风涤荡歪风邪气。
笔者衷心希望每一个家庭都有清廉家风,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从清廉家风中汲取力量,走好做人、从政的每一步。